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综述

  • LPG小型储罐供气技术发展研究

    潘季荣;聂廷哲;熊伟;解东来;梁金禄;

    总结了国外LPG小型储罐供气技术的应用情况,研究了国内LPG小型储罐供气技术发展的现状。针对LPG小型储罐供气在国外技术成熟且应用广泛、在我国进展缓慢且实施落后的情况,从技术标准、试点研究、推广政策等角度提出了几点推进我国该类项目实施落地的建议,以期为我国LPG小型储罐供气技术的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2019年03期 v.35;No.355 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6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质量

  • XN聚驱开发区聚驱见效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黄粟;

    明确聚驱见效特征,能为聚驱工业区更有针对性的配套跟踪调整提供依据,在油田开发中具有重要意义。对区块以采出井为中心进行井组分类,应用数据统计方式,分析分类井的见效特征,找出各见效特征的相关因素。分析认为:控制储量或含油饱和度越大,含水低值期越长;改注700万聚合物可有效抑制产液指数降幅;经措施改造后,CD类井也可以获取较高的产量,其应作为AB类措施潜力井的后备井采用;为防止先见聚后见效,应控制注聚初期注采压差在4.7 MPa以下,以便获得较高采收率。

    2019年03期 v.35;No.355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1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利用数据统计方法提升井下作业质量

    李天聪;苏光林;黄强;

    为了提升井下作业质量,从作业质量数据统计入手,统计井下作业队伍分离后,文南油田2017年在井下作业过程中发生的返工工序、返工井和工程事故井的相关数据。充分利用统计数据,对过程能力等环节开展原因分析,制定对策,达到提升作业质量、延长油水井免修周期、降本增效的目的。

    2019年03期 v.35;No.355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20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注水井洗井“立体化”精细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应用

    邓静静;刘洪军;

    随着井网逐年加密,井数逐渐增多,洗井工作负荷也随之增大。传统洗井模式存在工艺适应性差、洗井效率低、各部门协同能力弱等问题。"立体化"精细管理模式通过资源整合、节点优化、技术创新、监督升级等举措,形成一种注水井洗井高效管理的新方法,有效提升了洗井效率,提高了洗井质量,为全面提升油田注水开发效果提供了新的途径。

    2019年03期 v.35;No.355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4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运用QC方法提高外围地震勘探部署成效

    李珊珊;

    地震资料品质对勘探部署成效有直接影响。通过对辽河探区勘探潜力和地震部署成效进行分析,认为辽河油田外围资源探明率低,勘探潜力大。作为勘探增储领域,外围一次三维覆盖率较低,且地震资料品质差。通过设定目标、原因分析、确定要因、并制订相应的解决对策,最终实现了既定目标。优选有利区带,并通过优化采集参数,改善了地震资料品质,有效指导了勘探工作,提高了勘探部署成效。

    2019年03期 v.35;No.355 18-19+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9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计量

  • 实施天然气能量计量对管道企业的影响研究

    蔡浩晖;蒋金生;

    针对天然气能量计量的要求和管道企业的特点,结合现有的体积计量系统,在硬件上具备能量计量基础条件的现状,分析天然气计量由体积计量转变为能量计量,管道企业主要在准确计量、输差计算和指标调整以及管输费计价等方面受到的影响。提出需要对变化较大混合气组分的测量制定相应的标准,并完善多气源输配管网的天然气组分,人工赋值实施方法的相关标准,同时管道企业统一配置测量C_6~+的色谱分析仪,制定不同计量方式并存的条件下管网输差计算的相关标准,研究新的输差指标,完善管输天然气中烃露点的具体要求和测试方法,计算体积计量—能量计量管输费计价的"平衡基准热值"等建议,以合理保证购运销三方利益。

    2019年03期 v.35;No.355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1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天然气计量异议的技术措施研究

    晁宏洲;黄明基;方林剑;

    介绍了一起天然气计量异议的处理过程,在初步查找到计量异议发生的原因后,通过供需双方的计量比对,验证了计量核查的正确性,确定了计量误差,核定了异议气量,消除了计量异议。同时通过计量比对的方式对计量系统的计量性能进行了核验,验证了计量系统的准确性。

    2019年03期 v.35;No.355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1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降低天然气干线计量输差故障率的方法研究

    王庆;何璇;勾炜;常鹏旭;

    苏里格气田南部天然气气质构成较复杂,含水量较高,在集气干线末端计量时频繁出现计量故障,导致天然气计量存在误差。从计量管路结构、保温、管径等方面入手,将现有计量装置进行改造。首先改变与仪表和计量装置连接的水平接管位置,改变计量管段结构,增设竖直向下的排污口,增加二次球阀;然后通过电伴热跟管线之间紧密的贴合方式防止冷凝物的形成,实现电伴热加热的最佳效果。改造后的计量装置计量更加平稳、精准,减少了现场检查的频次和数量,保障了企业生产经营效益。

    2019年03期 v.35;No.355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6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成品油长输管道分输站计量探讨

    张广超;

    长输管道成品油分输站作为成品油贸易交接的一个重要窗口,探索如何交接不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分输站具体情况,分别从体积管检定、质量流量计检定和质量流量计零点3方面出发,分析了影响贸易交接的因素,并提出保证贸易交接不亏的相应措施。

    2019年03期 v.35;No.355 30-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GLZ型高压流量自控仪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潘俊宏;刘东海;

    GLZ型高压流量自控仪作为阀组注水井的主要计量仪表,为确保精细注水的应用要求,达到合水油田原油增产、稳产的良好效果,故对其精度要求较高。通过对GLZ型高压流量自控仪示值误差重复性、标准表及系统引入的不确定度的计算,进行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得出合成不确定度为0.61%,能够较好地应用于注水单井计量,该评定为以后的校准工作提供了依据。

    2019年03期 v.35;No.355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4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油井缓蚀剂缓蚀率检测方法的改进探讨

    刘淑娟;高胜华;

    采油用油井缓蚀剂产品检测标准是Q/SH 1025 0389—2005《缓蚀剂技术条件》,其中分析了缓蚀率的实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钢片腐蚀失重值超出标准要求值的10%~40%,导致缓蚀率检测结果失准等情况。分析了影响缓蚀率检测结果的N80钢片、溶解氧、有机氯含量、实验水样等因素,通过改进水样处理方法、增加有机氯离子含量的检测项目等技术措施,优化了缓蚀率的检测方法,检测质量提高了26%。

    2019年03期 v.35;No.355 35-3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0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质量安全论坛

  • 国外能源化工公司安全绩效对比分析

    傅建斌;王廷春;赵勇;李勇;逄铭玉;商翼;刘铭刚;高凯歌;

    通过收集、调研近年来国际能源化工公司的年度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以及各种公开资料,首次系统对比了国际能源化工公司安全绩效指标的设置情况及其安全绩效,分析了国内外各大能源化工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差距。从系统化、安全文化、过程安全管理、安全责任落实、承包商管理、事故事件管理、应急管理、审核和评估8个方面,提炼出了国际各大能源化工公司的优秀做法,对国内企业改进安全管理理念,提升安全绩效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19年03期 v.35;No.355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2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基于PERT和JSA的深水无隔水管钻井作业风险评估

    李劲松;

    深水钻井作业面临复杂恶劣的环境条件和地质条件,极易发生各种事故,面对当前行业降本增效的需求,基于系统安全理论和运筹学方法,提出结合计划评审技术(PERT)和工作安全分析(JSA)的深水钻井作业风险评估体系,对保障深水钻井作业的安全高效开展有重要意义。结合南海某深水钻井作业程序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钻井作业关键路线为:钻前准备→组合一次钻进钻具→一次钻进→组合下套管→套管固井→侯凝和起钻→二次钻进→二次起钻→试采作业→弃井打水泥塞。高风险作业单元中钻前准备和一次钻进阶段所占比重较大,高风险危害包括导管下沉、钻遇浅层气井喷、形成水合物堵塞、台风应急解脱失败、DP定位失效和燃烧爆炸等,应重点关注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

    2019年03期 v.35;No.355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4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N80加厚油管过渡区断裂原因分析

    谢建雷;闫泓;李真;郭振坤;

    某油田采油井在下Ф73.02 mm×5.51 mm N80加厚油管过程中,发现一根加厚油管过渡区位置出现裂纹,通过对事故油管管体进行力学性能及化学成分试验、断口宏观形貌分析、断口电镜扫描分析,对加厚油管断裂原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加厚油管的断裂形式为脆断,油管镦粗过程中温度控制不当,造成油管"过烧",形成夹渣物残留在加厚油管过渡区,产生脆性裂纹源,下井过程中油管再次受到拉伸载荷,使裂纹源进一步扩展,最终油管发生断裂。

    2019年03期 v.35;No.355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72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川西地区丛式井老井挖潜井下作业安全管理问题探讨

    陈恒;

    井下作业是油气田施工条件最恶劣的工程项目,必须按照石油天然气行业规范执行,川西地区丛式井老井挖潜井下作业施工,受客观条件限制不能完全满足行业规范要求。对丛式井站内老井挖潜井下作业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并从场地条件、设备安装、技术管理等方面作出相应安全管理措施研究。提出了采用隔离栏(板)保护管线及人员安全、新设备解决防喷器闸板手动锁紧问题等丛式井站内井下作业安全管理的对策,新方法的采用,提高了修井机底座基础受力强度。

    2019年03期 v.35;No.355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05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石油钻井现场汽车起重机起重伤害的事故树分析及其防控措施

    陈耀军;

    分析了石油钻井现场汽车起重机吊装作业特点,根据事故致因理论建立了石油钻井现场汽车起重机起重伤害事故树模型,计算了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得到影响顶上事件发生的全部路径共165条,提出把危险区域无人作为防止石油钻井现场汽车起重机起重伤害事故发生的重点措施。对所有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进行排序,并在此基础上从吊装作业前和吊装作业中2个方面提出相应的事故防控措施,可为石油钻井现场汽车起重机吊装作业风险管控及安全管理提供有效的依据。

    2019年03期 v.35;No.355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5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采油工艺研究院材料检测中心

    <正>材料检测中心1994年11月在胜利油田首家通过了国家计量认证。2010年获得美国API认证证书。主要承担油田压裂工艺、酸化工艺、防砂工艺、堵水调剖工艺、三次采油工艺等工艺措施用化学剂检测评价实验工作。包括压裂支撑剂、压裂液、各种酸化用酸液及添加剂、粘土稳定剂、堵水调剖剂、驱油用聚合物等30多项产品的质量检测及性能评价实验工作。设置主要专业实验室有:压裂支撑剂评价实验室、

    2019年03期 v.35;No.355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4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稿约

    <正>《石油工业技术监督》(原《石油工业标准化》)杂志是经原国家科委批准于1985年创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科技期刊。本刊现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西安石油大学主办,月刊。一、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1.题名题名要简明,紧扣论文主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题名应避免使用字符、代号、公式、标准号等。2.内容本刊报道范围为石油、石化、海洋石油工业标准化、计量技术、计量管理、质量管理、质量监督、质

    2019年03期 v.35;No.355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0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检测监督评价中心

    <正>技术领先方法科学程序规范操作精准结果真实评价公正中国石油大港油田检测监督评价中心,成立于1992年10月,是石油行业一家综合性检测监督评价机构。2004年中心通过国家认监委计量认证和国家实验室认可,2011年取得了国家安监总局海洋专业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证书,拥有省部级计量检定标准20项,是石油系统最早获得甲级石油工程监理资质的单位之一,荣获"2010年度石油工业用户满意企业"称号。

    2019年03期 v.35;No.355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3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