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佳芳;
基于外围油气田开发进入新阶段,油井压裂作业的复杂性和规模不断增加,其作业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产能开发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传统的压裂监督模式面临诸多挑战,创新性地将网格管理理念应用于油井压裂监督领域,详细阐述了网格管理架构的建立、搭建压裂监督信息化平台技术、建立动态响应机制,实现压裂过程的全程精细管控。通过实际应用案例分析,结合现场情况及数据对比,验证了网格管理模式在提高压裂监督效率、保障压裂质量、降低成本等方面的显著成效,为油田压裂监督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025年08期 v.41;No.432 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4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卢克超;侯亚楠;徐慧兰;
针对某含硫气田生产期间,气井返排液含油量高、常规水处理工艺除油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分别采用气浮工艺和高级氧化工艺进行除油实验,对比分析除油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降低返排液中的油类物质含量,其中,高级氧化工艺的除油效果更好,含油量去除率更高,并且产生含油污泥量更少。实验确认高级氧化工艺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双氧水:硫酸亚铁=1∶6,进水量:双氧水=1 000∶20。通过优化污水处理工艺,将原本含油量远超设计回注指标的返排液处理为含油量合格的回注水,有效降低了安全环保风险,节省了处理成本。
2025年08期 v.41;No.432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6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周敬;
采油区作为油田的生产基地,承担着油气开发、生产、管理等重要职责。然而,采油区数据存在的数据资产不清晰、数据源繁杂、使用率不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采油区业务的高效运行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为推进油田数字化转型进程,在对某油田进行采油区全口径数据资产梳理的基础上,将数据归纳整理成数据资产目录,对每个数据对象进行了关联和融合,建立了数据血缘关系图,展示了每个数据对象与其他数据对象之间的依赖和传递关系进行治理;此外,以大数据平台的计算能力为依托,研究了抽油机示功图大数据算法,利用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对示功图进行特征提取、分类识别、评价优化,实现了对抽油机工况的智能诊断和优化,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实现了业务创新和效率提升。
2025年08期 v.41;No.432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1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关善辉;陈伟;关欣;董磊;郝婧婧;刘巍;
水平井连续油管施工中主要业务是连续油管钻塞、连续油管首段射孔、连续油管测井、连续油管通井、连续油管冲砂等工况。由于水平井的水平段较长,产生压力摩阻高,导致连续油管自锁严重,无法有效钻塞。井在压裂后,由于地层变化,导致套管变型,连续油管工具下放困难,也是影响连续油管钻塞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水平井连续油管施工异常井进行分析:(1)根据桥塞材质、井内亏空、连续油管遇卡、套管变形、连续油管下深自锁等井况本身分析;(2)根据现场操作,针对不同的施工进行分析;(3)根据水平井所用工具配套选用,进行合理使用分析,设计最优打捞工具。总结出一套连续油管水平井施工过程问题处理的应对措施,从生产实际出发大幅提高生产时效。
2025年08期 v.41;No.432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1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刘鑫;夏竹君;龚一顺;王轲;陶涛;谢瑞永;
井场岩屑烃源岩TOC含量分析中存在样品离散性较高且未结合区域地质特征的问题,导致分析结果与地质预测出现较大偏差,亟需建立新的数据质控方法。基于统计学原理,通过构建区域化质控区间并预测TOC连续分布曲线,实现了对井场岩屑烃源岩TOC含量分析数据的差异化和精细化质量控制。实践应用表明,该方法使TOC分析数据的符合率从传统方法的69.2%显著提升至96.7%,大幅提高了TOC分析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这一创新方法为后续烃源岩评价和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数据支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可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2025年08期 v.41;No.432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4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