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质量

  • 提高大庆外围油田四类井封井质量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郑龙;

    大庆外围油田油藏类型多样,储层条件复杂,区块分散,地面环境敏感,矿区内有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村屯、耕地、草原、树林、湖泊、河流等遍布周围,地处偏远、分布零散。井口及井筒的完整性一旦遭到破坏,将会造成油气外泄,抢险控制难度极大,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为有效防止环境污染、杜绝安全隐患,以安全环保为中心,创新建立四类井封井全过程质量管理模式,有效识别地质、工程、环境、安全、施工5个方面安全风险;优化了泄洪区封堵、永久性封堵、高压疑难井等6类治理工艺,总结形成了现场监督方法,消除了安全环保隐患。结果表明:此封堵技术共推广应用1 800余口井次,有效率100%,成功治理了一批典型高危井,总结形成了可借鉴的治理方法,实现了“封得牢靠、容易操作、解封安全、消除隐患”的目标。

    2025年11期 v.41;No.435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8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基于指标预测的油井间抽精细化热力图版研究

    王秀秀;

    针对间抽油井目前利用预先设定的特定间抽制度,措施后根据指标的量化值进行大致对比,从中找出大致的可执行间抽方案,这种方式存在量化程度不精细的问题。通过建立间抽措施指标预测方法,结合热力图版进行66个组合的间抽制度结果表达,利用图版进行间抽制度优选。获得了日产液量、系统效率、日净利润等热力图,采用直观阅图法或多图叠加综合值法均能够得出不同因素指标组合下的优化方案。通过实践,示例井得到单因素优化间抽制度4个、二因素组合优化间抽制度12个、三因素组合优化间抽制度15个、四因素组合优化间抽制度9个;与常规表格筛选法比较,热力图优化间抽制度方法所获得的信息量更大,结果更精确。形成了间抽指标预测方法、精细化热力图描述方法和多图叠加综合值法,为间抽井措施制定提供了借鉴。

    2025年11期 v.41;No.435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5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计量

  • 油气管道温度折减系数及设计实践探讨

    宋一轩;杜胜伟;王广;李宇翔;

    在油气管道壁厚确定及应力校核的过程中,会涉及到温度折减系数这个重要参数。针对温度折减系数,国内外设计规范要求均不相同。通过对多个有关温度折减系数的国内外规范进行归纳,并对具体的设计实例应用进行分析,对温度折减系数的选用进行了总结,得出要使管道设计经济、合规,需结合规范规定及不同项目的实际需求,合理选择温度折减系数,旨在对国内外油气管道项目温度折减系数选用提供借鉴。

    2025年11期 v.41;No.435 17-2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0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高压天然气计量检定站放空回收技术创新及应用

    薛永鑫;侯阳;徐勤;王吉开;吴世杰;陈颖;

    高压天然气计量检定站主要承担全国范围内输气管道压力2.5 MPa以上天然气流量计量仪表的检定、校准和测试工作。主要针对检定台位频繁放空导致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通过优化检定流程、串联安装流量计及改进设备设计等多种管控措施,有效减少了不必要的放空量。同时,引入了先进的余气回收技术,利用放空回收压缩机将天然气增压后注入下游管网,实现了天然气的有效回收与再利用。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案显著降低了检定台位的放空量,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高压天然气计量检定站的节能减排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025年11期 v.41;No.435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质量安全论坛

  • 油气企业非常规作业智能风险管控综述与展望

    李佩;王剑;高磊;乔乔;

    阐述了非常规作业和智能风险管控的概念,回顾了国内外石油行业作业安全的发展历程,总结了非常规作业中智能风险管控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发展途径进行展望。沿用了国外安全科学研究的5个时代分类方法,并将我国石油行业安全发展分为4个阶段,即意识形态安全管理阶段、西方理论引入普及阶段、理论转化与跨越式发展阶段和基于人工智能的全景监测和故障诊断阶段,并探讨了非常规作业在后两个阶段的发展。研究表明,非常规作业的特点决定了视觉、多模态智能风险管控的必要地位,智能化风险管控将在油气企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2025年11期 v.41;No.435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7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阀门内漏条件下LNG接收站关键装置检修工艺流程优化研究

    周怀发;郭红振;

    近年来,随着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的长周期运行,很多LNG接收站的关键装置逐渐开始暴露问题,设备、仪表、管线面临着检修。而检修前后的工艺处置成为了关键,由于阀门设计及LNG本身的介质特性,低温阀门发生内漏情况普遍存在,给检修工艺处置带来了很大挑战。以某LNG接收站为例,分析了阀门内漏对接收站生产运行和设备检修工艺处置、隔离吹扫等带来的风险,并就正常条件及阀门内漏条件下LNG高压泵、开架式海水气化器(ORV)、BOG压缩机等关键设施检修工艺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2025年11期 v.41;No.435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6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工程技术

  • 南海东部海上气井酸化技术及效果分析——以海上某气田M井为例

    李莉娟;刘灿星;邱森;徐先亮;罗丹;

    针对南海东部海上气田M井,投产不足1年,优化生产制度后,日产气量仅为目标值的一半,随时面临降产关停风险的问题。首先对其产量不及预期展开实验分析,发现其放喷液体中含有钻完井液成分,表明储层受到钻完井液污染,部分固相物质可能进入储层孔喉引起堵塞,导致储层产气受限。根据分析结果开展酸液体系评价,实施不动管柱酸化解除近井地带污染,提高储层渗透率,释放气井产能。应用结果表明气井酸化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气井污染治理措施。该气井在措施后日产气增量达5.25×10~4m~3,增长率在47.3%左右,解堵效果显著。鉴于海上气田气井酸化难度较大,应用井数不多且成功率较低,该研究可为海上同类型气井酸化解堵、提高采收率提供参考。

    2025年11期 v.41;No.435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2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爆炸松扣技术在渤海X油田水平井的应用

    邸泽朝;刘佳;汤柏松;刘颖杰;付常春;

    渤海油田辽东区域浅部明化镇地层松软、胶结度差、断层易漏失,且大位移井造斜点浅,该区块表层钻进采用海水膨润土浆钻井液,易导致携带岩屑及泥岩抑制能力不足,进而引发井壁失稳坍塌掉块、井眼清洁困难、卡钻事故频发,造成工期延误、钻完井成本增加及油气田开发进度受阻等问题。采用工程案例深度解析方法,选取辽东区块XX井作为典型井例,系统分析其卡钻事故成因及处理过程,基于事故机理的实证分析,提出四维协同技术对策,即操作规程优化、环空清洁控制、作业流程强化及技术分析改进。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单井节约费用约100万元,可为该区块后续钻井作业提供参考。

    2025年11期 v.41;No.435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7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准东油田北83井区蓄能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

    王小江;

    北83井区梧桐沟组油藏具备一定开发潜力,但其储层低渗、水敏等特点给开发带来了挑战。针对油藏存在的问题开展了蓄能压裂工艺优化,以井组为单位,采用蓄能压裂工艺补充地层能量,提高压裂初期产量和有效期。采用地层压力恢复法,根据油井测试资料和压裂裂缝模拟结果进行蓄能液用量精准计算;加入驱油剂、引入焖井压降模型提高蓄能液的油水置换效率;采用新型绳结暂堵剂改善转向效果。蓄能压裂技术在现场试验中得到有效验证,改变了低效油藏的开发模式,推动了北83井区及同类油藏的开发和扩边。

    2025年11期 v.41;No.435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7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